
《午夜巴黎》四型人的浪漫與哀愁
文:陳思宏(轉載請註明出處)
「你能想像這座城市在雨中是多美嗎?想像一下二十世紀的巴黎……」
「你愛上的是幻覺。」
這是名導演伍迪.艾倫(Woody Allen)的作品,影片從動人的爵士樂和浪漫的巴黎街景開始,整部片子有如一場流動的饗宴,讓人沈浸在美妙的氣氛中。透過這部片子,可以體驗四型人美麗的哀愁。
不可抗拒的羨慕和嫉妒?
在男主角吉爾(Owen Wilson飾)的心中,巴黎是一個極度浪漫、完美的城市,他愛巴黎,但他更愛「以前」的巴黎。
吉爾一直嚮往著20年代巴黎人文薈萃的黃金年代,而感覺自己生不逢時。他相信如果能生活在那個年代,自己一定可以寫出一部很棒的小說。因此,他不只陷在自己未完的懷舊小說裡,也在過去和現實之間動彈不得。四型人也是如此,總覺得自己欠缺了一些東西。因為不完整,讓他們感到悲傷、難過,也讓他們不斷去找尋真正屬於自己的缺角。
影片中,吉爾有幸在午夜時刻,進入夢想中的黃金年代,遇到了景仰的文人雅士,卻驚訝地發現,他所喜愛的亞卓安娜(Marion Cotillard 飾),竟嚮往更「以前」的美好年代。四型人時常會嫉妒別人過得比他們快樂、幸福,而自己卻只能孤獨的品嚐內心的缺憾,就像是吉爾和亞卓安娜都在過去追尋屬於心目中的黃金時代。
面對失落,走出絕望
「藝術家的使命不是屈服於絕望,而是要發現對抗存在虛無的解藥。」這是影片中葛楚史坦(Kathy Bates 飾)告訴吉爾的話。
大部分的四型人會被內心的絕望淹沒,寧願享受幻想中的美好,而不願意走回屬於自己的時代,就像是亞卓安娜最後選擇留在十九世紀末的美好年代。然而,四型人永遠無法在幻想中找到自己欠缺的一角。
很多四型人會認為,被絕望淹沒是不可避免的結果。事實上,當四型人走出內在的幻想,才能真實的體驗完整的自己。就像是吉爾最後告訴亞卓安娜:「如果我真的想要寫些東西出來,我必須要除掉我的幻想;我想,自以為活在過去會更幸福,就是那些幻想之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