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九型人格,一副VR眼鏡
文:陳思宏(轉載請註明出處)
「原本只是覺得看看性格,沒想到可以看到那麼多真實對話,以及如此不同的想法。」這是時常在九型人格課程結束時,學員跟我的分享。但另一方面,有更多的人出現這樣的疑惑,「性格模式有什麼好看的?不就是那樣!」
有人認為了解性格可以幫助人際互動,也有很多人認為毫無幫助。到底為什麼造成如此極端的兩種看法?
從性格學溝通,一切都是「假的」!
對我來說,性格模式就像一副VR虛擬實境眼鏡,透過這副眼鏡,可以經驗一場如真似幻的人際互動歷險。然而,虛擬實境的重點在於「虛擬」。意思是,無論你眼前看到的再真實,它都是「假的」!同樣,對於性格模式的各種描述也都是假的。
如果把書中或課程中的內容直接搬到生活中,我們就像是帶著VR眼鏡生活一般,只活在虛構世界中。例如某些朋友在學習九型人格後,每當聽到一個型號就會出現反射性動作,「五型,他應該蠻古怪的吧!」「七型,我看他做事應該不可靠!」「三型,又是一個汲汲名利的傢伙。」
雖然是假的,但卻有著極高的價值。因為透過這些非真實的人際關係描述,可以給予我們更多能力,在真實生活中與人互動。這些年下來,我最大的學習,就是幾乎沒有任何人的反應可以嚇到我。雖然還是會被某些行為反應激怒,甚至覺得不可理喻,但只要冷靜下來,就能很快的理解對方行為,甚至看見背後的動機和慣性模式。
戴上眼鏡去經驗,脫下眼鏡去生活
其實,戴上VR眼鏡的目的,不是要讓我們脫離現實生活,而是幫助我們擁有更豐富的體驗,以及面對各種突發狀況的能力。例如現在的機師都會先透過飛行模擬器學習,藉由模擬經驗來提昇危機處理能力。
同樣的,了解性格模式是幫助我們擴大自己的經驗值,讓我們快速看見那些可能要花五年、十年才能遇到的人際互動狀況。我常說,許多人的人際互動知識,都是用血、用淚換回來的。有一次課程後,該公司總經理跟我說,他非常欣賞團隊的一位高階主管,不但認真負責,也努力學習,才短短一年多,就能從完全無法用英文溝通,到現在與外國同事共事都沒問題。然而,他在決策上一直有些狀況,讓下屬感到非常不耐,同時也造成該總經理的困擾。課程中發現這位主管是六型人後,總經理突然有種完全理解的感覺。他說,「其實這一年多下來,我也慢慢摸到與他互動的技巧,但現在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。」
我發現在學習九型人格的過程中,困難的是,戴上了奇幻的VR眼鏡後,下一步卻是要脫下眼鏡與人真實互動。許多人一戴上這副眼鏡,就像戴上一只魔戒般,無論遇到任何人,都要先評量一下對方的性格──你那麼愛讀書,應該是五型。你的情緒反覆不定,應該是四型。你那麼霸道,肯定是八型。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,就阻礙了雙方的實際互動。
我們要提醒自己的是,在人際互動中,只有實際交流才是真的;而性格只是幫助我們更深入彼此關係的VR眼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