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型人的自我調整

文:陳思宏(轉載請註明出處)

在某些課程中,我會加入Panel(小組對談)的環節,從每種型態中找出一位代表,回答同樣的問題。一方面讓台下學員明確看見不同性格型態的差異,另一方面也讓台上的人重新整理自己的想法。

有一次,我問了這樣的問題:「你會給年輕的自己什麼樣的建議?」

在大約六、七個人回答完後,三型學員答道:「結果不重要,過程才是最重要的。」

「真的嗎?」我馬上接了這句,引來一陣哄堂大笑。

這位三型學員說,「我看前面幾位說的都是改變自己的性格模式,所以我也講了類似的答案。」

「這會不會有點矯枉過正了?」我問她

她尷尬的點點頭。

我說:「從這裡可以看出三型人的學習能力和適應力,他們總能很快找到『社會認同』的行為,取得標準答案。」

當然,不是只有三型人才會做這樣的事,我們每個人都會,而且可能從小都被父母或老師訓練過,但三型人將這個能力內化吸收,無時無刻都會自然做出調整。某個程度上,這個適應力幫助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如魚得水,但他們也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停止這項「天賦潛能」。

我又問這位學員,「你要不要想想看不同的答案?」

她停了一下,說:「可能是當無法達成個人目標時,學習欣賞過程中的收穫吧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