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型人是天才還是怪咖?

文:陳思宏(轉載請註明出處)

「你是否曾覺得自己與眾不同?就像有著某種不凡的能力,可以為這世界做出貢獻,只是還等待著被發掘、被看見。如果你懂得這種感覺,就能完全體會我的內心感受。」這是電影《食破天驚》中男主角富林的OS,也是五型人生活中常出現的聲音。

用知識造福人類

富林從小的志願就是成為一名偉大的發明家,雖然他的發明屢屢出包,但仍然堅持理想,希望藉由自己的發明,讓逐漸沒落的城市重新蓬勃起來。生活中,五型人就像富林,不斷的研究和探索,希望藉由自己的智慧來造福人類。他們不一定是科學家或發明家,但通常對某一種領域的知識特別感興趣。有可能是哲學、文學、歷史、生物學等專業科目,也可能是音樂、棋藝、模型等嗜好。只要是他們有興趣的,都希望能深入探索。

是天才,還是怪咖?

由於五型人把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知識堆裡,如果他們的發明或想法不被理解,很容易產生不被同儕接受的困擾。就像富林和他的意中人珊珊──她從小對氣象和科學發明很感興趣,但粗框大眼鏡和馬尾造型,以及滿嘴的科學研究,卻讓她受到同學的排擠與嘲笑。為了擺脫這個形象,姍姍改變自己的造型,並掩飾自己精通科學的聰明才智。而富林更是被小鎮的人認定是個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的怪咖。

如果比較一下天才與怪咖,就會發現兩者的差異在於:天才的發明對身邊的人有實際幫助,同時周圍的人也能接受他們的想法;怪咖則不被他人理解與接納。富林念小學時,曾拿出他的第一樣發明──噴效膠鞋,引起全班的一陣驚嘆,但後來同學們發現鞋子無法脫去,便是一陣哄堂大笑。鎮上的廣告看板明星布萊特也取笑富林:「他以為自己很聰明,其實超遜的!」

需要被人理解的天才

當富林的噴效膠鞋被同學取笑時,他想要逃離那個環境,因為同學都認為他是怪咖。但母親對他說:「也許你崇拜的發明家當時也被認為是怪咖,但他們仍然堅持自己的方向。」生活中,五型人時常需要一位伯樂,鼓勵他們不斷努力向前。也許他們對旁人的關心表現得漠不在乎,但內心卻迫切渴望被理解和接納。很多時候,五型人只想聽到旁人的真心肯定,如同母親告訴富林的:「這個世界需要你的創造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