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型人的成己與為人

文:陳思宏(轉載請註明出處)

一位在小鎮長大的女孩露易莎(Emilia Clarke飾),因為家中經濟狀況不佳,必須中斷求學,分擔家計。就在被咖啡店開除後,意外成為威廉(SAM CLAFLIN飾)的看護。威廉原本是個文武雙全、風流倜儻的多金男,卻因交通意外而全身癱瘓,只剩下聰明伶俐的頭腦能自由思考和表達。

從露易莎身上,可以看到許多二型人的影子,也讓我聯想到課程中許多二型朋友的分享與困惑。

無意識地渴望滿全他人

如果你是一名咖啡店店員,看著滿臉愁容的老人家,望著糕點櫃內的甜點,你會怎麼回應?「你要買一個蛋糕嗎?」或者「這太甜了,對身體不好」?

體貼的露易莎會對老人家說,「可以一次吃一半,而且站著吃就能減少卡路里。」然後看著老人家心滿意足的走出咖啡店。露易莎熱情、溫暖、樂觀、有活力,無論對家人、咖啡店客人、男朋友,還是威廉的一家人,她都像一個天使。她的生命彷彿為了其他人而活,為了家庭放棄最愛的時尚設計;配合男朋友的計畫旅遊;最後甚至為拯救一條生命,而改變原本熟悉的生活步調。

許多二型學員都曾在課程中分享,每當看到別人需要協助時,就必須提供幫助,就算自己再沒空、再無能為力也得去做。這樣的想法通常令別人難以理解,他們也許會認為:「怎麼可能這樣做?」「應該是另有所圖吧!」但其實對於二型人來說,幫助人就如同呼吸一樣自然。(不是所有樂於助人者都是二型人;二型人也不是任何人都幫。)從某些角度而言,幫助人就像他們的預設選項──如果看到別人有需要卻置之不理,這樣才奇怪吧!

他人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

露易莎富有如此特殊的特質,自然能迎合旁人的需要。她的樂觀開朗讓人覺得,她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,也就是她心目中期望的生活。然而,她難道沒有對自己的期待嗎?當然有的,在她心底深處仍然渴望走上時尚之路;希望辭掉工作,離開那個沉默古怪的男人;期望與男友一起去美好的地方度假。只是「必須幫助人」這個強烈動機,掩蓋了她個人的需要和渴望。

課程中有許多二型人談到,如果回顧自己過去的生活,會發現其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滿足他人的需要。但意識到這個狀況後,反而會感到迷茫,因為其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。的確,二型人很多時候都以他人的需要為重心,他們的行動方向,往往取決於家人和朋友的需求。 

為人付出的同時,也是自我成長的契機

影片中的露易莎,原本對護理一竅不通,也不喜歡看太繁瑣的影片和書籍,但為了幫助威廉重新找回生活希望,她開始看書、學習、找資料,思考如何才能幫助全身癱瘓者找回求生意志,甚至做了許多一輩子都沒嘗試過的事情,像是看賽馬、聽古典音樂、島嶼旅遊等。這些為了威廉而做出的種種「奉獻」,卻在無意間成為她難忘的經驗和能力。

很多時候二型人容易忽略的是,在他們滿足他人的同時,自己也不知不覺的有所成長,甚至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。某次課程中,一位二型的高階主管提到,「二型人的確有許多需要學習與改變的地方,但我也發現,如果不是因為這些特質,我今天也不會坐上主管這個位置。」當二型人一心一意的助人時,其實他們也幫助了自己。

從性格中看見轉化的契機

Riso-Hudson的書中提到,性格就像我們騎車摔斷手後打上的石膏。這個石膏能幫助摔傷的手慢慢復原,卻同時侷限了我們的行動。問題在於,我們很可能忘記自己還打著石膏,以為這就是「正常」的方式,因此讓自己在侷限的條件下生活。透過九型人格,我們得以看見自己的侷限,開始走向更自由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