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看見台灣》九型人格是要看見自己的面貌

movie5

「請不要訝異,這就是我們的家園,台灣!如果你沒有看過,只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!」這是吳念真導演的口白。當我聽到這句話時,感到心頭一震。如果用土地來代表我們每一個人,那麼,我們是否曾站在高處,看看自己是一片美麗山河,還是早已千瘡百孔?

齊導用他的攝影鏡頭,真實呈現出台灣土地的樣貌;吳導用他感性的旁白,讓我們瞭解自己做了多少傷害這片土地的事情。有朋友看完覺得很沈重,我則是感到當頭棒喝。我們時常用「我不知道」、「我沒想過」等回答,來為自己的行為除罪。現在有人將事實攤在眼前,我們彷彿就沒有藉口再視而不見。例如影片中提到高山茶、高山高麗菜對台灣土地造成的連鎖反應,我們原本認為這些農產品是台灣的驕傲,沒想到它們竟是造成土壤崩壞的元兇之一。

在對影片畫面和聲音感到震撼的同時,我不禁想到,自我認識的過程不也是如此?生活中,我們不時會受到傷害,像是父母的責備、同學的嘲笑或自我的批判;又或者為了「生存」,我們選擇迎合他人、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。如果沒有檢視,我們不會發現自己受到哪些摧殘。

對我而言,九型人格就像一台高空攝影機,將我的各種行為、感覺和反應完全呈現出來。在觀看的過程中,有時會對造物主的巧手感到驚嘆;有時會看到坑坑疤疤的傷口而感到羞愧。尤其是當看到自己早已充滿傷口,卻仍想「假裝」看不見,或者埋怨別人讓我受傷時,更會對自己的反應感到不可思議。

影片中提到,保護土地的行為,彷彿一直與經濟發展存在著矛盾與衝突,掠取大地資源好像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。這個論點是否正確也許有待商議,但在人的成長中,受傷卻一定是必然的過程,因為我們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為所欲為,應該說,無論如何為所欲為,我們仍然會受到某種程度的傷害。

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要做的,不是阻止傷害發生,只是要釐清自己到底要什麼,這樣就能更快的從傷痛中復原。透過《看見台灣》這部電影,我們看清了自己的土地,可以決定自己未來要如何對待這片土地;認清自己的狀態後,我們也才能清楚自己要往哪裡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