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Balance” or “Not Balance”?

幾年前,在上一門領導管理課程時,教授讓我們討論心目中領導者的形象。

經過大家激烈地討論後,最後的一個重點是「BALANCE」(均衡)──領導者要能文善武、動靜皆宜、要能賺錢又能有生活品質。(領導真不是人做的!)

教授聽到這個答案後,冷笑了一聲說:「我當然知道要Balance,因為Balance這個概念是我們這一代教你們的。」他說,因為他們這一代很努力賺錢、奮鬥,發現這無法得到預期中的夢想或幸福,反而喪失了很多東西,所以開始教育子女、學生,賺錢不是生活中的唯一,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事物,像家庭、健康、朋友、旅遊等,一定要懂得Balance,生命才會比較圓滿。

但這幾年我發現,盲目追求Balance的結果並沒有讓我們更輕鬆,反而帶來更大的壓力──努力賺錢的時候,會想是不是該有些娛樂;有穩定生活的時候,會想是不是該更上一層樓。人與人比較的,不再只是收入多少,而是在賺錢之餘,有沒有很享受生活、有沒有去過很多地方旅遊。雖然我們的生命經驗更豐富了,但也讓我們更難感到滿足。我們自以為在追求Balance,卻只是更加的貪心;賺錢是一個明確目標, Balance反而讓目標模糊了,也許這也解釋了一部分現代人的徬徨。

用九型人格”Balance”一下

我們要問問自己,什麼才是真正的Balance?我需要什麼樣的Balance?

九型人格也強調Balance,個人或團體的問題往往就出在「失衡」。七型人忙著嘗試生活各種經驗,以得到滿足,他們忙著計畫、實踐,卻沒有停下來感受每個經驗的美好,以至於忽略了內心的感受;二型人忙著看顧身邊的朋友,以滿足別人為己任,卻容易太過衝動,以致於忽略自己或家人的需要。

每個性格型態都有自己需要均衡的事物,然而,我們是否有注意自己的狀態,還是聽從別人講的就去做了──有人說做人要學習正面思考,我們就學習樂觀,但這對七型人可能是火上加油;有人說凡事三思而後行,所以就要更加謹慎,但這可能讓六型人更不敢作主行動;有人說禮教為萬事之先,但這可能讓一型人壓力更大,更不能夠接納自己的感覺。

均衡是一個很好的概念,就像是長輩鼓勵我們要懂得關心生活的其他面向一樣。但如果我們只是盲目的追求,反而會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。透過九型人格,會了解自己的狀態,並讓自己更輕鬆、更能體驗自己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