效能自主力

根據Ichazo版本的九型人格(關於Ichazo,可參閱《The Enneagram小史》),九型人格為平面式的九種人格。Don R. Riso對此理論感到質疑,經過多年研究,提出性格健康程度(The Levels of Development),認為每種人格應該有不同的健康度,例如不健康的八型人相當囂張霸道,掌控欲極強;健康的八型人能關注到自己的掌控欲,並善用這股力量來幫助他人成長,也會給予對方空間和自主權。2010年,他們在9 Domains的研究中,將這套理論定名為The Levels of Function,也就是效能程度

整合學大師Ken Wilber曾說,「九型人格系統因為有縱向的健康程度,才展現出其系統的價值。」

在E.I.的九型人格理論中,效能程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,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九種人格型態。因為我們相信,人不是性格模式(We are not personality),只有同時理解健康和不健康的人格樣貌,才能認識更完整的自己。

九個效能程度(The Levels of Function)

根據Don和Russ的理論,每種人格都可以區分為健康(L1)到不健康(L9)。健康不等同於一直都開心快樂;不健康也不代表就會悲傷難過。不同健康程度的差別,在於自我察覺能力的高低。健康程度越低,自我察覺的能力也越低,看到的視野相對狹窄。不健康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,難以理解他人的感受(或者根本不想理解對方),他們的行為反應很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,缺少反思或自主性。健康者擁有高度自我察覺能力,能用更寬廣的視野面對困境,調適外在世界的變化與個人需求。他們不只是在意個人滿足,更努力回應世界的需要。

效能自主力狀態會隨著外在環境而變化,若處在安全無壓力的狀態,較容易展現出健康的反應;若處在高壓力環境下,或遇到挑戰傷害時,較會進入不健康階層。然而,每個人的效能程度都會有一個定位點,例如定位點在L4的八型人,可能因為在工作上遭逢競爭對手惡意中傷,而掉入L5的狀態。但是當他回到家後,就如同回到自己的堡壘一般,可以放鬆自己、卸下盔甲,展現出L3的八型樣貌。

工作場域的效能自主力階梯

工作場域中,絕大多數人的效能程度都處在程度三(L3)到程度七(L7)之間。因此,我將此五個程度對應到四個階層的團隊狀態,並命名效能自主力階梯

層一│共同創造(對應Don/Russ的L3

  • 這個階層的領導者心口合一,持續學習、反思、成長。他們同時關注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,願意帶領團隊成就更深層的工作價值。
  • 若團隊處於這個階層,會展現熱情與活力,且富有持續創新的動力,能營造出令人感動與興奮的工作環境。團隊成員在意的不只是績效與數字,而是創造對整體環境的貢獻。

階層二│順勢合作(對應Don/Russ的L4

  • 這個階層的領導者會發現自己時常掉入慣性反應模式,也就是我們的性格模式當中。他們懂得善用團隊成員的性格優勢,但平衡個人與他人的需要是領導者的重要功課。
  • 若團隊處於這個階層,仍能展現良好的互動狀態,成員願意彼此分享資源,努力展現個人特長。發生衝突時,也能意識到彼此的差異。然而,團隊成員的工作與生活往往難以連結,會嘗試找尋更深層的工作意義。

階層三│敵我分明(對應Don/Russ的L5

  • 這個階層的領導者通常較難平衡個人和他人的需要,會陷入「你得到就是我失去」的兩難當中,因而產生許多非自主的反射性防衛行為與想法,以設法確保自己的需要能得到滿足。
  • 若團隊處於這個階層,該團隊已充滿內在和外在壓力。因為擔心被攻擊或佔便宜,成員之間不願意分享資源或真實感受。或許仍能展現良好的工作績效,但此時的工作已無法令人感到愉悅。

階層四│以我為尊(對應Don/Russ的L6-7

  • 這個階層的領導者以自我保護和自我滿足為前提,防衛和攻擊是他們的主要反應方式。他們不在意他人的感受(也不太會關注自己深層感受),除非對自己有利,才有可能合作。
  • 若團隊處於這個階層,團隊成員會彼此攻擊、刻意隱藏資源。工作中充滿檯面上或檯面下的衝突,彼此都會感受到強烈的焦慮和無力感。為了求生存,工作已成為一種必須付出的代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