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型人格遇上正面管教

這封信與一段旅程的開端,都始於一位父親的提問:

「我們是一群學習正面管教的父母,想更深入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,這會如何影響我們與孩子、伴侶的相處?」

當時,我還不熟悉「正面管教」這個詞,卻本能地覺得:這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。


父母的角色,不只是「教」,更是「覺」

在閱讀正面管教與阿德勒心理學後,我開始明白,這套教養方式有著極強的人性光芒。它不只是方法的堆疊,而是一種態度——相信孩子的潛能,也願意看見父母自己的限制。

阿德勒說過:「人是描繪自我人生的畫家,只有你能創造自己。」

而九型人格正是那張畫布上的地圖,幫助我們從無意識走向有意識,從反射走向選擇。


九型人格 × 正面管教,一場深刻的對話

一年多來,我與超過一百五十位正面管教父母和老師,一起走過九型人格的學習旅程。我們談類型、談動機、談情緒底層的魔咒。我們不再只是問「孩子怎麼了?」,而是開始問「我為什麼這樣反應?」

九型人格帶我們走進內在:

  • 從八型的「保護」慾望,理解他們背後的脆弱;

  • 從六型的「不確定」,看見他們其實渴望支持;

  • 從四型的「獨特性」,學會擁抱自己的原樣……

這不是分類人,而是理解人。當父母更認識自己,就有能力對孩子表達真誠的理解與支持。


學員回饋:一場生命的轉向

這些課程不只是一張張筆記,更是一句句心聲的回音。我摘錄了幾段學員的分享:

1. 「我們不再是孤單的個體,而是一類中的一個」

「我說出了平常很少對人提及的脆弱與渴望,也終於理解我另一半的六型不確定背後,需要的只是安全感。原來我一直是四型,我想不再為了與眾不同而掙扎,而是學會接受自己。」

這位母親的分享提醒我:九型不是要人改變型態,而是讓人接納自己,選擇高能量的活法


2. 「我終於認了自己是獅子座,也承認我有強勢的一面」

「以前我總怕別人說我強勢,就連媽媽記錯我生日,我都想把自己解釋成巨蟹座。但現在,我可以大方地用一個獅子座的牙刷掛件,象徵我接受了自己的八型、自己的不完美。」

這段故事讓我動容。不是因為星座,而是那份從壓抑到釋放的蛻變。她不再為了迎合別人而掩飾,而是開始愛那個真實的自己。


3. 「這堂課比我自己還更懂我自己」

「我第一次這麼深刻地剖析自己。我私心是為了了解我的另一半,但最後竟是重新認識了自己。我發現,我們無法改變他人,但可以選擇怎麼與自己和他人共處。」

在每段關係中,最深的修行,其實都是與自己的對話。


給每一位正在學習當父母的你

在正面管教與九型人格的結合下,我看到一種希望:不是成為完美的父母,而是成為有覺察的父母。

當我們願意走進自己內心的陰影與光亮,當我們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與情感,我們就能陪伴孩子,更自由地成為他自己。